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政府资金明天消失,哪些组织还能活?

2016-12-15 1514次浏览 作者:


社会组织应当注重自身团队建设

社会组织应该考虑市场效应

社会组织应该有创新的意识

挖掘真实需求

成本控制与做蛋糕

学会资源整合

将规模和影响纳入项目的考核指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瘾?来看完整版

很多人看到这个主题,或者类似的主题“公益组织转型自我造血”等等,会不会立即联想到“社会企业”“公益盒子”“公益手工品”“慈善超市”这些词语呢?有些是产品,有些是运作模式,这些都可以通俗点概括叫出路(叫结果更合适?)


但是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政府撤资的情况下。政府为什么要撤资?政府为什么要投资?



思考这个问题的大前提应当先去了解我国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是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因为是计划经济,政府大包大揽,民间社会组织基本上没有生存空间(那个时候估计也不会有人想去做社会组织,因为几乎生活工作上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找政府解决)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当中,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社会组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政府也开始力不从心,意识到之前的“手”抓的太紧。


于是在1995年,出现了第一例政府职能转移,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案例——罗山市民会馆。在随后十几年社会治理发展的过程当中,全国各地政府开始实践“小政府,大社会”,拨专款购买民间社会组织服务,集中在民生服务、社会公共服务这块,我们最直接能看到接触到的形式就是政府招投标或者公益创投。这样的模式复制后,加上各种政策扶持,大量的社会组织就有了春雨,短短数年内如春笋般涌现。


所以“春雨”社会组织(也是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大多数社会组织)一开始就与政府很有缘分,因为它拿的是政府的钱,做的是政府的项目,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催生的,甚至有的社会组织就是为了承接政府的项目而成立,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野生”社会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缺陷是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



如果政府撤资这个假设成立,这类社会组织怎么办?


我们知道政府是不可能撤资的,但是政绩固然重要,人民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需求得不到解决,矛盾该爆发的还是要爆发,政府不当冤大头,这显然不是他花了钱想看到的。公益创投或者招投标会越来越精细化,规范化,对社会组织提出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类似于“商业市场竞争”的现象已经出现了。


这会导致的结果是一批强壮社会组织继续吃肉,一批营养不良的社会组织只能喝粥,一批弱小的社会组织饿死。这告诉我们,一些“春雨”社会组织想活下去,必须要开始考虑转型,如何在没有政府资金帮扶的情况下继续活下去。


原话题是:


“社会组织在政府撤资的情况下有哪些发展路径?即社会组织如何实现自我造血和发展。”


其实我觉得路径也好,如何自我造血也好,现在不乏一些经验理论,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之前提到的转型社会企业,开发公益产品等。


路径方式是有现成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失败有的人成功,可能除了能力强弱因素,我觉得更多的是思维和心态未转变。这是我今天主要想在文章里聊的。


我自己有总结过一些,因为字数有限就选了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社会组织应当注重自身团队建设。


有些社会组织很聪明,在早期承接政府项目的时候,顺带着培养自己的项目团队。哪怕是没钱,一个强大战斗力的项目团队就是获取资金来源的最大保障,而有些社会组织只把重心放在项目上,将项目做完后也不重视团队是否有所成长。这是聪明与一般的区别。(人力资源上)


二、社会组织应该考虑市场效应。


公益也是有市场的,政府购买仅仅是市场的一部分,社会组织需要不断去挖掘发现新的社会需求,开拓市场;同样公益也存在竞争,不要再去靠悲情牌什么的去做公益营销,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应当是把精力放在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上。(产品竞争上)


三、社会组织应该有创新的意识。


创新意识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乐仁乐助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断创新,业务体系不断地拓展升级,经验技术的不断积累,是一个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最大保障。同样我们也要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互联网+,创客什么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假于物。(创新与设计能力上)


四、挖掘真实需求。


人总是太喜欢自己的东西了,然后就会不自觉的去维护它,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符合社会需求,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换而言之,我们的产品有没有满足顾客的真实需求。(需求挖掘上)


五、成本控制与做蛋糕。


成本控制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比较容易接受,现在的公益不再是以前那样简单粗暴了,更多精细化的操作可以让有限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益,而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促使思考项目方案的优化。“做蛋糕”理论存在争议(某些条件下,本人是赞同的),指的是通过运作更多的成本获取更多的资源,通俗点说就是用现有的钱将资源盘做大。


举个例子,我有5万,全部花掉可以帮助100个救助对象;可我用2万去做了几场社会募捐活动,又搞网络众筹,又获得了5万元,这样我总共有7万元,可以帮助更多人。(成本控制上)


六、学会资源整合。


钱从哪里来,政府企业基金会民间。说得简单其实做起来难,我觉得资源整合就像滚雪球,到后来越积越多,难的是你怎么能捏出最开始那个小雪球。具体资源整合怎么做,可以看看林伟贤和张力老师的视频。(资源渠道上)


七、将规模和影响纳入项目的考核指标。


当一个项目抓住真实需求的时候,我觉得就需要纳入规模与影响考核指标。思考你花了多少成本,自己的项目规模和影响是怎么样的,是否已经最优化了,是否已经最大化了。(规模影响上)


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没有完全一致的需求,我们的项目总是要结合主观和客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灵活变通。


下一篇:想做学习型公益组织?跳级乱学,不如不学 上一篇:这9种社区活动,87%的居民都喜欢
【文章来源:蔡晓鹏 乐助乐仁】【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收藏夹 复制网址 更多